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689篇
地质学   306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7篇
  1974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德令哈6.6级地震前甘肃地区前兆异常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地区12个观测台包括三大学科(地电,水氡、气氡、水位,应力)共16个测项的观测资料,经去倾付氏分析及用日均值、5日均值、月均值等方法进行处理分析。分析发现,在2003年4月17日青海德令哈6.6级地震前,这些台项出现了较多远场前兆异常,并对6.6级地震与这些异常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含弱层岩石破裂前兆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RFPA^2D模拟了含断层带岩体的破裂过程及其应力、位移和声发射前兆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模拟结果表明。应力和位移在同一点的变化情况不同。不同点在同一时刻的位移和应力也不同。应力、位移和声发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呈现出一系列复杂图像。但是这些复杂变化并不是随机的。都遵循相同的物理过程和一定的演化规律。应力和位移的变化量比应力和位移本身更重要。同时这些变化的大小和断层结构紧密相关。而单一物理量的异常并不一定预示着必然的破裂。  相似文献   
993.
北京黄庄-高丽营断层、八宝山断层现今活动追踪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车兆宏  范燕 《地震》2003,23(3):97-104
综合分析了控制黄庄—高丽营断层、八宝山断层活动性的形变、重力及地磁资料,认为断层的活动以永定河断层与良乡断层之间最为显著;其活动与强震的发生密切相关;断层所在地段是地震活动引起应力场变化的敏感地区。是大同及张北地震后应力转移集中的地区。转移集中的部分应力可能以断层蠕动的形式得到缓慢释放。  相似文献   
994.
鲜水河断裂带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与缓震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断层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对地震的触发与延缓效应,并以鲜水河断裂带不同断裂段时间上连续发生的4次MS6.0以上地震为例,计算和分析了每次地震发生后,在周围其它断裂上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其对后续地震的触发,以及1973年炉霍MS7.6地震和1981年道孚MS6.9地震发生后,在其周围最易破坏失稳的微破裂上产生的同震库仑应力改变及对余震活动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这4次地震的累积触震与缓震效应加以定量考虑,对鲜水河断裂带各断裂段的地震潜势进行了重新计算,并与已有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检验和评估了鲜水河断裂带断层间相互作用触震与缓震效应的重要性.结果表明:鲜水河断裂带每次地震都发生于受其先前发生的地震影响而产生同震库仑应力增加的断裂段上,不同断层间相互作用的触震和缓震效应导致地震复发概率的改变可高达30.5%以上, 主震后的余震大多发生于同震库仑应力增加较高的微破裂上.   相似文献   
995.
广西地区中强地震前后环境应力场的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P波初动半周期和地震震级资料测定环境应力值的方法,利用广西台网30多年地震观测记录资料,测算了广西及其邻区大量中、小地震震源处的相对剪切应力强度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广西地区8个中强地震序列主震前后环境应力值的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96.
A closed-form stress plasticity solution is presented for gravitational and earthquake-induced earth pressures on retaining walls. The proposed solution is essentially an approximate yield-line approach,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continuous stress fields, an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1) weight and friction angle of the soil material, (2) wall inclination, (3) backfill inclination, (4) wall roughness, (5) surcharge at soil surface, and (6)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conditions are considered by means of different inclinations of the stress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ckfill.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dimensionless graphs and charts that elucidate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the problem. Comparisons with established numerical solutions, such as those of Chen and Sokolovskii, show satisfactory agreement (maximum error for active pressures about 10%). It is shown that the solution does not perfectly satisfy equilibrium at certain points in the medium, and hence cannot be classified in the context of limit analysis theorems. Nevertheless, extensive comparisons with rigorous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olution consistently overestimates active pressures and under-predicts the passive. Accordingly, it can be viewed as an approximate lower-bound solution, than a mere predictor of soil thrust. Compared to the Coulomb and Mononobe–Okabe equations, the proposed solution is simpler, more accurate (especially for passive pressures) and safe, as it overestimates active pressures and underestimates the passive. Contrary to the aforementioned solutions, the proposed solution is symmetric, as it can be expressed by a single equation—describing both active and passive pressures—using appropriate signs for friction angle and wall roughness.  相似文献   
997.
章纯 《地震工程学报》2007,29(3):230-234,297
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板块构造边界条件和板内构造分布特征对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基本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研究区受周边板块作用的情况分析板块边界作用力的变化对内部应力场的影响。对比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解释了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8.
郝平  刘杰  韩竹军  傅征祥 《地震》2006,26(3):26-36
印尼8.7级地震发生后,在不到2个月时间内,在中国大陆相继发生了3次后续中强地震(2004年12月26日云南双柏MS5.1地震、2005年1月26日云南思茅MS5.1地震、2005年2月15日新疆乌什MS6.2地震),印尼地震和这3次后续地震是否存在触发关系?计算了印尼地震在3次后续地震破裂面上的动库仑应力变化和静库仑应力变化。静应力变化量小,低于一般认为的触发阈值(0.01 MPa);动应力变化峰值为10-1MPa,可能是这3次后续地震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999.
油田受异常地应力作用而损坏的油井绝大部分都是套管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通过求解套管井应力集中情况下各层介质中应力场的分布,应用摄动积分方法,将裸眼井声弹性方程发展为适用于套管井井孔体系的情况.数值考察了井外无限远单轴水平压应力作用下,声弹方程中各层介质敏感系数和速度-应力系数随频率的变化,及二相互垂直偏振的偶极弯曲波相速度的频散曲线.结果表明,套管井声弹方程中的速度-应力系数主要由地层参数决定,内层介质的贡献较小,其中与三阶弹性模量相对应的项又起决定作用;井孔周围应力集中将引起平行和垂直单轴压应力方向偏振的二弯曲波发生速度分裂,同时随频率的增大两条频散曲线产生交叉,说明这种交叉仍然可用作判断套管井情况下地层各向异性是本征的还是由异常应力诱导的判据,用正交偶极声波测井技术在套管井中无损检测异常地应力仍然可行;但低速地层交叉点将明显向高频区移动,这又是与裸眼井情况重要的不同之处.本文还给出现场实测数据的处理实例,理论结果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000.
根据陈培善推导的多个环境剪应力场公式,利用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华南地区60个ML≥2.5地震参数分别对0τ进行计算。相对偏差及相关性分析表明,由震源峰值加速度ap计算的0τ5相对偏差最小,与其他方法的相关性最高。对于数字化地震资料,ap的求解较为简便,由此计算环境剪应力场的方法更适合在日常分析预测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